《閱讀》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 突破自我框架的基本實踐
作者在大人學
突破自我框架的基本實踐這本書中
提到自己寫這本書的當時
剛滿五十一歲的年紀
是個五字頭的菜鳥
雖然習慣於安穩的生活
體力也不像年輕時那麼活力充沛
但仍舊喜歡創新 、創造和學習新事物 。
五十幾歲的自己
除了讓每天都井然有序
也以作者自己的角度
和我們分享關於邁入五十後的大人觀點。
過了五十歲以後
每天保養
變成了生活的必須
五十歲後
除了要好好地珍惜自己
修復愛護自己的物質身體
規律地作息、三餐
充足的睡眠
就不會到了生病或受傷時
才後悔說怎麼沒有多注重自己的健康?
以及頓悟到說
不能再用過去年輕時的作法來勉強自己了
作者提到說
自己用來衡量觀察自己
是否身體健康、精神好?
整體俐落清爽?
就能看出自己是否有好好生活的參考標準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
就覺得應該要好好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年
由於每天需要花心思完成
及認真思考的事務
也比年輕時要來的多
單身朋友可能會需處理家裡長輩、
家務和工作的事
結婚生子的朋友們
因為要教養和陪伴孩子
勢必是更加地忙碌
因此作者認為身為大人
定下"不做的事"
鎖定重要且必須去完成的事
把有限的時間集中
花在需要用到精神、體力和腦力的事情上
就不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到了大人的年紀
就是要體認時間是有限的
是比我們的想像中
過得還要快很多的現實
至於去判斷事情該去做與不做?
是用一般常人的判斷
而聰明的大人
有經過生活及社會歷練的大人
有智慧的大人
是不用判斷就能知道答案的
錢這種東西
有收入也有支出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如果能預先在新的一年
或每半年 、每季、
至少每個月
都能先有個簡單的規劃和預算準備
有新的收入時
盡量分配為至少三等份
可支出的錢、儲蓄的錢和投資活用的錢
在生活及心理上也能更放心
作者認為錢的使用方式
也存在著社會責任
如何使用最重要
錢永遠要和信用、責任視為一組
錢越多、責任就越大
把錢當做自己的朋友
花錢要讓錢感到高興
花在有意義的地方
花錢通常有三種方式
消費、浪費和投資
消費就是日常生活
食 、衣 、住、行、育樂的開銷
浪費就是購物或花錢的當下
買了不必要或讓自己後悔的東西
作者提到投資
比起消費和浪費
是最好的花錢方式
無論是花錢學習新技能投資自己或幫助他人
或者用錢來賺錢
都是很好的有收益的好辦法
因此學會如何使用金錢 是最重要的
總是珍惜真正的好東西
而不是以時下的追求流行為標準
這正是大人學追尋的人生極致
大人想要永遠珍惜的物品
可能是手工親手製作的
歷久不衰或非常實用耐用的好東西
具有紀念價值的回憶收藏
例如泰戈爾的詩集、
貝多芬的音樂、
百年餅店的手作糕餅、
祖父母的手作訂製西裝店 、
三十多年的早餐店蘿蔔糕和蛋餅味道
雖然時間是有限的
但是被珍惜的好東西
卻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我心目中的大人學
我想應該是
敢於冒險及學習
但不會迷路
並且能夠突破自己及社會的框架
經過自我覺察和反省
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進而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撰文:Shelia Huang
留言
張貼留言